小升初衔接(家长如何做好小升初衔接)

  小升初衔接(家长如何做好小升初衔接)

  去年女儿刚进初中时,尽管做足了思想准备,但初中扑面而来的紧张和压力,仍将我和孩子杀了个措手不及。那段时间,感觉每天都手忙脚乱,有做不完的事。不时还来个心跳加速,比如女儿在第一次语文测验中,大作文居然没有写完,字数不达标,直接判为不及格!这可是小学阶段从未有过的事啊,尽管她小学成绩中不溜秋,但语文考个90分以上还是没问题的。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我参加了学校的第一次家长会。初一年级组长就如何做好小初衔接谈了4点感受:

  1、陪伴

  儿子女儿是父母前世的情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与小学相比,初中学习的难度加大,节奏加快,任务增多,竞争更加激烈。与此同时,孩子进入青春期,由幼稚变成熟,生理和心理发生各种变化。这个阶段更需要家长的关注与陪伴,不要人在心不在的陪伴,而要全身心的陪伴。

  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放下手机,关掉电视,在书房里读书看报,共同认真专注完成工作和学习,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家长用心陪伴初中三年,让孩子自信、健康、乐观、向上,不留遗憾,助力孩子成长、成才、成人。

  2、方法

  隔行如隔山,好家长不等于好老师。

  孩子题目做不出,家长往往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辨认题目的难易,一上来就先入为主,认为题目很简单,觉得孩子应该做得出来。而老师能从孩子的认知特点出发,为孩子做引导,并告知孩子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而不限于仅仅解答题目,更有思维方式的指导。

  那么,家长如何指导孩子做题呢?可以采取“限时完成法”。限时完成后实在不晓得做的题目,就空在那里,让孩子自己找老师面批,或者上课听老师讲解。家长第二天再看孩子是否完成了这道题,并把这道题抄下来,三四天后再让孩子做一遍。当然,这需要家长的耐心、耐心、还是耐心。

  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会慢慢适应,找到学习方法了,自信了,家长自然就可省些心了。而这种学习方法是一通百通的。

  开学以来,有家长反映,有些孩子做作业时间很长,每天做到很晚。根据年级问卷调查数据:32%孩子八点半以前完成,47%孩子九点半前完成,20%孩子十点半前完成,9.8%孩子十点半以后。年级有80%孩子一般能在9:30-10:00完成作业。小学三科,到初中增加到七科,如果孩子如果仍然沿用小学的做题节奏,那肯定跟不上。

  作业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当天主课较多,一门半小时,所有作业完成需要三个多小时;二是孩子所有作业都留到家完成,而不是抓紧课余或自习课完成;三是基础不扎实,思维跟不上,做题目要想很久,孩子每天作业都很晚,疲于应付。每次大考前后,做作业时间会拉得更长,家长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不能把问题积累得更多。

  3、心态

  面对孩子进入初中后出现的种种不适应,我们要调整好心态,不能以自己的认知标准去武断地判定孩子,要坚信方法总比问题多,出现问题与困惑,孩子也很着急,家长不能比孩子更焦虑,那样会传递给孩子满满的负能量,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指责和传递负能量、以及进行负面的暗示。

  每次考试后,孩子们成绩肯定有起有落,面对孩子考试失利或者与小学相比的落差,我们应当与孩子共勉:失之坦然,分析问题;得之淡然,再接再厉;争之必然,要有拼抢意识;顺其自然,努力调整。毕竟,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比一时的成绩更重要。

  4、配合

  家长要相信老师,配合老师的工作。百思特网有百思特网建议或意见的,欢迎通过有序渠道提出。通过家委会与班主任沟通,遵循“班级—年级—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由下至上的顺序,而不要什么问题直接由上而下反馈,因为最后问题还是会落在所在班级。家长要鼓励孩子主动大胆地与老师交流沟通,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主动找老师解决,而不是动不动就回家告诉父母,再由父母转告老师。初中的孩子要慢慢学会自己主动去解决问题。

  在孩子的教育引导方面,有六句箴言共勉:

  第一,成人比成功重要。在孩子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是道德教育,社会要的不仅是会做题的孩子,更要的是会做人的孩子。

  第二,成长比成绩重要。要看孩子做事的过程,而并非只看结果,成绩不是最重要的,要看他是否掌握做事的方法。

  第三,经历比名次重要。孩子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大家的事情抢着做,多经历才会有经验,才会在其中长本事。

  第四,付出比给予重要。家长要多让孩子做些家务,体会付出的辛劳,就会珍视父母的爱。

  第五,对话比对抗重要。家长与孩子要成为朋友,平等对话。

  第六,激励比指责重要。家长与孩子换位思考,才能互相体谅与沟通,孩子只有在家长的鼓励声中才能有成就感,不断增强其学习动力。

  听了年级组长的建议分享,我深受启发。其实,每个孩子都百思特网会遇到小初衔接的适应问题,我们只要跟着学校的节奏走,抛掉不必要的焦虑,做好家校配合,同心同行,相信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本文地址: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