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成语故事及道理(10个短篇简单成语故事)

  ?

  最简短的成语故事㈠

  ?

  名正言顺

  春秋时期,子路问孔子:“卫君想请您帮他理政,您先将做什么?”孔子说:“先正名分。”子路说:“老师,您太迂腐了,名分有什么好正的?”孔子说:“你真鲁莽,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教化不兴,教化不兴则刑罚不当,刑罚不当则老百姓不知所错,所以要先正名。”所以名正言顺谓作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

  文不加点

  祢衡,汉末文学家,字正平,平原般人,长于文章辞赋,文采斐然。但他为人恃才傲物,喜讥嘲权贵。曹操,刘表都接受不了他,把它转送至江夏黄祖处作书记官,任内,读到蔡邕所作碑文,过目不忘,事后默写,一字不误,此事深受皇祖之子黄射敬佩。一次黄射大宴宾客,有人献鹦鹉一只。祢衡应黄射之请,于江夏黄祖公堂上即席作《鹦鹉赋》一篇。援笔一挥而就,文不加点。这里是形容弥衡写《鹦鹉赋》时虽下笔千言,但瞬间一挥而就。现在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下马冯妇

  战国时期,晋国勇士冯妇敢赤手空拳打老虎,后来他宣布再也不打老虎了,需要专心读书。一天,他与朋友去郊外玩。看见很多人在围攻一只老虎,但不敢上前,冯妇走上前去,抓住老虎一摔就把老虎摔死了,他的朋友说你又重操旧业了。后便以下马冯妇比喻重操旧业之人。

  鸣鼓而攻

  春秋时期,鲁国的季康子主张改革农田制度,曾任私人可以拥有土地。想试行按亩征税,他的属下冉求是孔子的学生,就让冉求去征询孔子的意见。孔子反对改变王法。冉求支持季康子的改革,孔子就号召他的其他学生敲着鼓去攻击求。现在比喻宣布罪状,加以谴责和讨伐。

  章台杨柳

  唐代韩栩有一个姬妾柳氏,以艳丽著称。安史之乱发生时。二人失散了,柳氏出家为尼。后来韩栩成为平卢节度使侯希逸的书记,柳氏被番地的将领沙吃利劫走,韩栩就派人寄诗给柳氏说:“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春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侯希逸的部将设计最终使二人团聚。现比喻窈窕美丽的女子。

  寿陵失步

  战国时期,赵国国都邯郸人走路姿势非常优美与潇洒,外地人很赞赏和羡慕。燕国的寿陵有一个少年,特别迷恋邯郸人走路的姿态。专门到邯郸学习,他非常用心观摩,效仿,练习,过了一段时间,他非但没学会邯郸人走路的姿态,连自己的走路姿势也忘了。后来便用寿陵失步比喻效仿不成反而丧失了固有的技能。

  冲冠眦裂

  公元前206年,项羽拥兵40万在新丰鸿门,听从谋士范增的意见想尽快除掉刘邦,项伯将消息透露给张良,张良向刘邦汇报,第二天刘邦就去鸿门赴宴,宴上项庄舞剑要杀刘邦,刘邦的卫士樊哙怒目而视,头发直竖,誓死保卫刘邦。现在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天壤王郎

  晋代时期,有名的女中豪杰谢道韫嫁给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由于他的才学比王灵芝高,十分不称心,叔父谢安经常安慰她,希望她不要轻视自己的丈夫,夫妻要和睦相处,可谢道韫还是忍不住叹息:“不意天壤之中,仍有王郎。”原意是谢道韫在家里长辈面前撒娇式是地表达对丈夫王凝之的不满,现在用来比喻对丈夫不满意。

  丁公凿井

  春秋时期,宋国人丁某在自家院子里开凿一口水井,由于他本人参与凿井加上采用新的方法,从而节省一个劳动力,他事后对别人说“吾穿井得一人。别人没有明白她的意思,传来传去,都以为他从井中挖出一人。”比喻事情传来传去便失了真。

  

  长风破浪

  南朝宋国著名将领宗悫从小就有雄心壮志,喜欢舞枪弄剑,他的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来他带兵攻打林邑国,运用计谋取胜,被封为左卫将军,后人便用长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