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供血不足指的是脑部某一位置的血液供应不上,导致脑部无法正常工作。它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慢性脑血管疾病,一般与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引起的动脉硬化密切相关。
长期高血压、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而高血脂带来的大量低密度脂蛋白就会沉积在损伤部位,使血管壁变厚、变脆。如果某一位置沉积的脂类过多,就会形成斑块。这些长在血管内壁的斑块不仅造成血管狭窄、血流不畅。而且,一旦破裂,还会形成血栓,完全堵塞血管,造成局部供血不足。
除此之外,吸烟、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会破坏血管内膜,导致脂类物质沉积,产生动脉粥样硬化。就像河道中的泥沙多了,河道就会瘀滞一样。
1. 药物治疗
2. 健康饮食
限制碳水化合物和盐,补充钾元素和钙元素。碳水化合物(精细米面)是导致血糖升高的“元凶”,只有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用粗粮替代精制米面,才能预防高血糖。
此外,对于高血压的患者,限盐同样重要。食盐中含有钠元素,钠会影响激素分泌、血管功能,从而导致血压升高。食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天不超过6克,也就是1个啤酒瓶盖的量。
限制高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食物。少吃常温下呈固态的动物性脂肪,像猪油、黄油、肥羊等。这类食物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食用后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限制胆固醇高的食物。动物内脏、蛋黄、鱿鱼、鱼子等食物,胆固醇含量较高,不宜长期过量食用。
3. 规律运动
有规律的运动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增强胰岛素活性,降低血糖。建议每周5~7次,每次30分钟中等的运动,像快走、太极拳、游泳等。
运动的过程中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此外,戒烟戒酒,纠正负面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等都有利于病情控制。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