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初期,楚国的核心在如今湖北的中南部,大洪山、荆山以南,古洞庭湖以北。那时候,武汉基本还是沼泽,大别山是无主之地,一般制图时都划给楚国了:
楚文王(前689年-前675年在位)时,迁都于郢(今宜城楚皇城)。宜城位于襄阳南方不远,此时襄阳应该已被楚国攻占,《史记》记载:楚文王二年,伐申过邓。也就是说,此时南阳盆地主要还是邓国所有。
楚文王十二年,伐邓,灭之。即楚国攻占了南阳盆地。
楚成王(前671年-前626年在位)二十二年,伐黄。二十六年,灭英。黄国故城位于河南省潢川县。诸侯国英,是诸侯国六的属国,大致在今安徽六安的霍山县。
也就是说,楚成王时, 楚国已经翻越大别山,将势力扩张到人口中原南面的淮西地区。
楚成王三十九年,灭夔。夔国国都在今秭归附近,夔国国境大致是长江三峡。
楚穆王(前625年-前614年在位)三年灭江。四年,灭六、蓼。江国在河南正阳县,六是六安,蓼国在安徽霍邱。
楚庄王三(前613年-前591年在位)年,灭庸。十三年,灭舒。庸国在湖北十堰,舒国在合肥庐江县。
楚庄王之后,一方面继位的楚王不是非常出色,另一方面,三家分晋之前的晋国非常强大,
楚共王(前590年-前560年在位。)十六年(前575年)鄢陵之战,楚国被晋国击败。此战只是暂时阻挡了楚国北上的势头。
楚康王(前559年—前545年在位。)十四年(前546年),弭兵之会在宋国举行。会议决定:晋国和楚国共为盟主,各国共订盟约,不再打仗;除齐、秦外,各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样朝贡。弭兵之会的结果是晋楚两国平分中原霸权。
楚平王(前528年-前516年在位)六年,杀太子傅伍奢,其子伍子胥奔吴。之后,楚昭王十年(前506年),吴国在晋国和伍子胥的帮助下,沿淮河西向,攻入楚国国都,楚国几乎覆亡。
但吴国劳师远征,后院被越国捣乱,同时楚国也请来了秦国的援军,吴国的进攻被挫败。
楚昭王(前513年-前489年在位)十一年,灭唐。
楚惠王(前488年-前432年在位)八年,灭陈而县之。十六年,越灭吴。四十二年楚灭蔡。陈国首都在河南周口市淮阳,蔡国首都河南上蔡县。
上图红圈的人口中原地区,一马平川,只要武力够强,随便就能横扫,但也因为无险可守,所以没有清扫中原外围的话,得之无益。大而无当。
楚简王(前431年―公元前408年在位)元年,北伐灭莒。莒国在山东莒县。
楚简王八年,三家分晋。战国开启
楚威王(前339年-前329年在位)七年(前333年),齐楚徐州之战的同时,齐国拉越国来当援兵。但楚国有力的打击下,越国很快灭亡,吴越之地尽为楚国所有。
楚威王时,楚军还攻陷巴国国都江州(重庆渝中区)及其北的陪都垫江(重庆合川区):
如上图,楚国此时占有重庆以下的长江南北(不包括今汉中,先秦时今汉中称南郑),加上淮河大部分。只是,作为荆州和江东连接的淮西,却是无险可守的,而这个时代的江西,基本没开发,
看似有长江勾连,但楚国的扩张,其实并不依靠水军,因此,虽然得了吴越,但实际好处没有多少。
这是楚国最大版图。之后楚怀王因贪图秦国“商於之地”,被张仪所诈。知道真相后,楚怀王怒而兴师,将国内精兵耗尽,秦国趁机攻占楚汉中(此汉中大致为南阳盆地及今十堰地区)。
楚怀王(前328年-前296年)十八年,秦使使约复与楚亲,分汉中之半以和楚。若这里的汉中是今汉中,那秦楚怎么两分?再加上,司马错伐属,必须经今汉中(南郑),若楚汉中与南郑重合,那么司马错从哪里往南伐蜀?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