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猝死前几天的信号(猝死前身体会发出6个信号)“唉,听说了吗?隔壁老王昨天去了!”
“怎么回事啊!”
“心脏猝死,一倒地人就没气了”
“不会吧,昨天还和我尬广场舞啊,不吸烟不喝酒。”
“可不是吗!身体一直都好,说没就没了呀,我们心里都怕怕的。”
本来好端端的,人一下说没就没了……这是很多人对猝死的直观印象,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天单单死于心脏性猝死的患者就高达50万-100万,换句话说,平均每3分钟就有人因心脏的缘故在发病1小时内死亡,抢救成功率不到1%。
猝死现象越来越频繁,猝死人群的年轻化,更让医生们担心,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吴同果表示,尤其是二三十岁的花样年华发生猝死,无论对家庭还是对社会都是一种沉重的打击。
压力过大、运动量少、生活不规律、熬夜玩游戏、午夜过度饮酒等,都是导致年纪轻轻就猝死的主要原因。
来自湖南益阳,才28岁的杨先生近日不幸猝死,即使医生紧急抢救也无力回天,家人事后分析,世界杯期间杨先生经常熬夜看比赛,还喜欢边喝冰啤酒边吃宵夜,连续数日出现胸口不适的症状,却没在意,次日上班突然倒地昏迷,就此一睡不醒……
我们能提前预知猝死的发生吗?
现在依然有不少人认为,心脏猝死没有任何预警,无法预防。吴同果说,其实并非如此,绝大多数猝死的患者在发生前都“有迹可循”,只不过这些症状难以察觉,常常被人所忽视,从而错过最佳的抢救时机。
一、胸闷:
胸闷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出问题后的第一个“预警”信号,患者常常有缺氧的感觉,深呼吸后情况有所缓解。一般如果剧烈活动后有胸闷现象,休息一段时间可缓解,有可能是冠心病因素;但若突然出现胸闷,且持续好几天,极有可能是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还不稳,随时有发生破裂的风险,可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
二、心慌
心慌往往来源于个人主观感受,主要表现为心率加快,心律失常。有数据显示,在猝死发生的前几个星期或1-2个月前,患者都有明显的心跳加快或不规律心跳等心律失常的表现,因此要引起重视。
三、心跳过缓,低于60次/分
除了心跳过快可能增加猝死的几率外,心跳过慢也是猝死前的一个明显征兆。心跳过缓说明起搏细胞功能变差,严重时可发生心脏骤停,时间一长,猝死随即发生。
四、晕厥
不少老年人,早上上厕所蹲马桶站起来后,可能出现头晕,甚至两眼一黑晕厥过去的现象,一般持续几秒钟后又能自动恢复。千万不要忽视,这极有可能是猝死的前兆表现。
多数晕厥是由于血管闭塞、血管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心跳变慢,引发脑供血不足造成的,如果晕厥时间太长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
五、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
除了心脏猝死外,脑卒中也是引发猝死的重要原因。通常脑卒中患者会出现单侧看不到东西、单侧肢体麻木、眼前发黑、乏力、走路不稳有踩棉花的感觉等症状,这时就要警惕脑卒中的发生几率。
高血压、冠心病或者房颤的患者一定要额外留意。
六、出现憋气、明显的口唇发紫症状
如果你是久坐或长期站立一族,除了心口出现疼痛外,猝死前,往往还有憋气、明显的口唇发紫等表现,这些极有可能导致栓塞而引发猝死。
病人发生猝死时,在一旁的你应该怎么做?
由于猝死的发生具有突发、迅速和死亡率高等特点,猝死发生时患者会突然失去意识,无法自救也不能求救,在一旁的你所做的每一步都将决定患者能否“起死回生”。
第一步:不要忙于搬动病人,应就地仰卧,不要摇晃病人。
第二步: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或心跳,若没有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且拨打120急救电话。
第三步:心肺复苏为手掌放在猝死患者的胸部重要,约为两乳头连线的重点位置,两手重叠一起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率来进行按压,要使下压的程度为5-6cm,每30次后,进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第四步:除了心肺复苏外,还有一个“救命神器”为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若有可对患者进行除颤,越快越好。
专家提醒,心肺复苏或者除颤每延迟一分钟,患者生存几率下降10%,超过10分钟,生存几率为零。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