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著名诗人马致远,在名作《天净沙·秋思》中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个人骑着瘦马,在西风飒飒的古道上行走,眼中尽是枯藤、老树、昏鸦,这种凄凉、沧桑、孤独之感,简直会令人为之绝望。
“古道西风瘦马”的意境可谓尽人皆知,但“扬州瘦马”却知者甚少。作为明清时代,深受权贵喜欢的“瘦马”,她们一生的基本都很凄惨。
相信说到这里,大家已经知道了“扬州瘦马”所指,那就是古代社会,扬州地区权贵们比较盛行的,眷养年轻女孩的陋习。
马在众人的心目中,就是一种极为普通的牲口。它们既可以当做战场上的战马,同时也可以成为拉车用的劳动力。
而“扬州瘦马”,则与马没有半点关系,“瘦马”是指代身材比较瘦的年轻女子。由于她们主要集中在扬州一带,所以才会有“扬州瘦马”一说。
“扬州瘦马”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那些来自两淮的盐商。他们各个富甲一方,过着可以与皇家相媲美的奢侈生活。
正因如此,所以才会对“瘦马”情有独钟。很显然,“瘦马”是一种古代女性侮辱性的代称。
成为“瘦马”的年轻女孩,会被这些盐商任意摧残和蹂躏,这种感觉,就像在虐待一匹瘦小的马一样。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扬州瘦马”是两淮盐商,经济过于富足、生活过于糜烂的产物。为了迎合盐商们的变态需求,甚至还形成了“养瘦马”的产业链。
因为盐商的富足,养活了一大批傍其生存的行业,而“养瘦马”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说“瘦马”与盐商有供求关系。
如果没有盐商对“瘦马”的需求,那么也就不会有一大批女孩遭殃,同时这个产业链也不会就此形成。
但事实上,从明朝开始一直到清朝,扬州一带就产生了这种变态的供求关系,女孩成为了这个产业链上的受害者。
而那些以“养瘦马”为职业的人,则实现了一夜暴富的梦想。但是他们的手上,却沾满了“扬州瘦马”的血与泪。
从事“养瘦马”的人,被称为牙公和牙婆,他们往往都会以低廉的价格,从贫穷的家庭购买幼女。
通过专业的培训,让她们懂得琴棋书画。这样就变成了一个颇有雅韵的女人,这也是两淮盐商,对瘦马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养瘦马” ,其实是一个非常罪恶的行业,有因有很多罪大恶极之人,买来贫家幼女养大成人之后,再以高价卖给两淮盐商。
而这些盐商在玩腻了之后,又会将“瘦马”高价卖出,并从中谋取更多的暴利。更有甚至,会将这些女孩培养成一个才女,然后直接嫁给富商做小妾。
由于这些女子皆以瘦为美,所以才会被称为“扬州瘦马”。明清时期“扬州瘦马”风行,主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养瘦马“的贩子们,就像苍蝇见血一样寻觅着富商,并通过花言巧语,将这些身体消瘦、长相俊美的女子,卖个好价钱。
据史料记载,扬州以贩卖“瘦马为职业的人,最多曾达到了百人之巨。
这些被称为“瘦马”的女人,虽然大多数都嫁给了富商,但是她们的婚后生活,也未必会幸福。
因为这些富商,往往都是喜新厌旧之人,他们为了满足个人的淫欲,会不断将“瘦马”买进或卖出。
“瘦马”一旦被送入青楼之后,她们不仅出卖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同时还会因为年老色衰,而被赶出妓院,最终的结果,往往也只能是露宿街头。
在古代封建社会,进了青楼的女人,往往都会成为人们唾骂的对象,可想而知她们的生活会有多惨。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的虽然是马致远的孤寂和痛苦,但是同样为“扬州瘦马”的女子,结局往往都不止孤独和凄惨,有很多人甚至还会死于非命。
所以“扬州瘦马”,不仅是对女性人格的践踏,同时也是对生命的威胁。
提起扬州,很多人都会想到“二十四桥明月夜”;以及“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但是扬州不仅有美景,还有那些掩盖于美景之下的凄凉。“扬州瘦马”只是冰山一角,毕竟古人云最是风流扬州月。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