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由The Public Intellectual而来,日日曰译为公众知识分子,而媒体上把The Public译成公共,看上去的感觉像是对公共场所的理解,怪怪的。
2004年《南方人物周刊》策划“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时推出了公知的叫法,定义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如今,公知依旧首先是知识分子,甚至有些成就。他们对国家对社会的进言带有批判性,且以先知先觉为特点,动则以道德和科学自居。这是眼下社会对公知们的看法,带着贬义。
其实公知的概念早就有了,本就褒义,指那些富有远见卓识,忧国忧民的专家学者们,比如鲁迅。如今的公知已沦为信口开河,狭隘片面,对国家对社会充满负面情绪的知识分子的代称。曾几何时中国社会需要公知们的唤醒,现在却要对公知们包容甚至同情。
公知们不能带来正能量,说话不提气,这本身就注定了尴尬和不妙的境地。之所以有公知们的现在,与中国飞速发展和进步分不开。
公知们大都是五十岁以上,如果说公知们之前讲话还有市场,那多半与其海外学历,西洋背景有关。那时的西方社会全权代表着先进和文明,有了西方的背景自然就带着一层光环,说起话办起事少不了仰慕和追随者。常常一两句话就可以压倒众人,谁叫你落后呢,就算他的话他的理论有错,那也是先进的。
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落后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性改观,不少方面甚至后来居上。这下公知们的说道开始站不住脚了。然而他们又固守原有的思想和成见,未能做到与时俱进,渐渐地说教退化成埋怨或愤恨。于是很多时候与其说是在批评,倒不如讲是在挣扎和发泄情绪。
虽然公知们存在负面影响,但毕竟还是成就在身,有社会地位,所以也只能睁一眼闭一只眼。公知们的存在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要怪也只怪中国发展太快,跟不上趟了。随着这些上了岁数的公知们的离去,应该不会再有带着贬义的新公知了,因为时代真的变了。
来源:深圳seo博客,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