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学位是什么(博士如何跃升为最高学位的代名词)近日,被誉为娱乐圈学历最高的“翟博士”人设崩塌,不仅被曝出北大博士后资格名不副实,更被接连扒出各种学术不端的“恶行”,招致了全国硕博学术圈的一致讨伐。
让人们崩溃的不仅仅是这位演员疯狂打造学霸人设的丑恶嘴脸,最为重要的是,在人们眼中代表学术尊严的博士学位本应是人们用发际线与青春为代价换取的至高荣誉,而今却被人盗用,思之怎不令人心寒。那么,博士是如何成为学术巅峰的代名词的呢?
图/“高学历”的翟“博士”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记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此时的“博士”只是一种官职.职责主要是掌管图书,保管朝廷文献档案,并随时准备向帝王讲解知识,颇有我们后来所说的“顾问”的意味。因为工作性质与职责所在,当时的“博士”学问相当渊博,恰好符合我们所说的博学之意。如秦国博士伏生,学问相当高深,尤其精通《尚书》,到汉文帝时,90多岁的他仍然能够背诵此书。
图/汉代博士伏生
汉武帝时,汉政府设立五经博士。这一机构专门负责儒家五经的研究、讲解传授;唐代则设有国子、四门等博士,负责教授学术,属于文化类官职;宋代的国子博士,官职五品;明清两代,同样有国子博士,官职不高。
图/明清国子博士
以上的“博士”多属于教化性质的官员,除此之外,政府还设置了一些专精一艺的“博士”官职。西晋设律学博士,北魏增设医学博士。唐朝则又增置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这种“博士”,与现代意义上公办大学的教授十分类似。
现代意义上的博士其实来自于西方中世纪的大学制度,12、13世纪,随着西欧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大量的知识学习任务迫使公众对于知识传承的机构产生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大学,也就应运而生。
1158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法律学校的基础上形成了博洛尼亚大学,这是欧洲最早的近代大学。之后,1167年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1180年法国在巴黎圣母院的基础上形成巴黎大学。巴黎大学是欧洲大学的样本,以研究神学而著称,学生最多时达五万人,被称为“大学之母”。
图/博洛尼亚大学
中世纪大学有文、法、医、神四个学科。毫无疑问,神学是中世纪欧洲地位最高的学科,主要学习《圣经》及经院哲学家的神学著作。而排在最前面的文科主要学习“七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这些知识作为相对简单的入门级知识,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因此,文科是预科,为进入其它学科学习做准备。
图/巴黎第一大学
中世纪大学的学位制度实际上表示任教资格。学士表明完成了大学初级阶段学习,有资格申请执教许可。硕士、博士和教授在中世纪没有明显的界线,都用来指称教师,硕士主要指文科专业的教师,博士则用来指教授法学、医学与神学的老师,本无高低之分,可以理解为今天大学的通识课老师与专业课老师。
图/中世纪大学授课
13世纪,博洛尼亚大学在取得博士学位后,会由主教或者教师授予一本书,一个指环,一顶博士帽,类似今天的博士授予仪式。自此之后,由于博士所教授的科目所具有的“高等”专业性地位,因而使得博士成为了高于硕士的至高学位。
图/神学博士-托马斯阿奎那
进入近代之后,随着大学教育与现代社会生产教育的结合,硕士与博士逐渐由大学老师的任职资格转变为社会普遍承认的知识学位标志,从而具有了社会性的广泛认同。当然,直至今天硕士与博士同样也是到高校任教的必备学位要求。
来源:莫然博客,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