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大省河南为什么没有饲料大企?
小狼狼
河南畜牧业到底有多牛?
数据表明,2014年,河南畜牧业产值2505亿元,居全国第一位;其中,蛋、肉、奶产量分别稳居全国第一、第二、第四位。肉产量和蛋产量超过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宁夏和甘肃。
畜牧大省的饲料“外企”
每年近1千万吨的饲料到底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河南这块畜牧大省的饲料“外企”都有哪些。仔细研究发现,河南这块大蛋糕被“外企”给瓜分了(指外省企业)!
8、扬翔
广西扬翔专业做猪料,笔者记得驻马店有家扬翔,其他的不太了解(驻马店养猪大市)。
9、其他
国内其他知名饲料企业,如:广东温氏、四川通威、广东海大、江苏安佑、台湾大成等等,似乎都在河南占有一席之地。
为何本土饲料企业做不大?
饲料行业发展三十年,大概可用四个阶段概括:即价格战、质量战、系统战、生态战四阶段。目前正处在第三与第四阶段交互作用的状态。
那么,河南的本土企业都哪去了?广东温氏做大了,山东六和做大了,湖南唐人神做大了,四川通威做大了,江西正邦做大了,黑龙江禾丰做大了,北京大北农做大了,就连广西的扬翔也大将起来,河南的大在哪呢?
几十年过去了,河南却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河南的饲料企业,大大小小上千家,像宏展、雄峰、牧鹤、永达、广安、碧云天等等,也发展了几十年了,可这些元老级饲企,您听说过几个呢?河南的饲料企业该坐下来好好思索个中原由了。
缺乏战略思维,更缺乏运用战略的能力和魄力,近视的多,小富即安的多!
远见与战略的缺失是河南本土饲料企业做不大的最深层次原因!
今天是团队不团结,人员出走,明天是产品出问题;今天是资金困难,明天又有管理漏洞;今天是采购吃回扣,明天是营销战斗力下降;今天是营销指责技术,明天是员工待遇抱怨。总之是问题连问题,烦恼接烦恼。
曾经和一位企业的老板交流:这位老板说,员工不能对他太好,太好了上脸;两条腿的猪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多的是,走了再招,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我听后无语,并知道,这个企业可能不会活得太久或者不会活得很好或者活得好也是暂时的。人心都是肉长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看很多企业,资方和劳方总有解不完的结,双向抱怨更是比比皆是。归根揭底,是老板有没有真心对员工。
如果是真心对员工,即使有个别人不懂事,你也不计较,你以慈悲心对待他,那么,这个企业久而久之就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就不会出现双向抱怨的结果。只可惜,没几个企业能做到双向满意。
真心对员工,就是真心对自己。信否?
很长时间以来,河南本土的饲料企业,要上量就难有利,要利了,就难上量。产品质量不稳定,配方一变就出问题,新原料一用就出问题;特色产品几乎没有,没有一款产品能够达到物美价廉,在市场上通吃的,象双孢胎这样的产品一个都没有;搞技术的人要么是钻研不够,要么水平不到,添加剂用的不少,基本都是添加剂商导引下被忽悠。
没有研发实力,更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研发人才,成为饲料企业说不出的苦与痛。
管理粗放造成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四项成本在100元以下的企业几乎没有,花钱有节制的也很少,铺张和浪费好象都是正常,人浮于事者比比皆是,效率低下的管理者和员工无法计算,精益求精的精神荡然无存,马马乎乎家常便饭。工作苟且、松懈、粗心。这一切都是现金流多惹的祸。好象很有钱,不知道那些钱有百分之60、70要付给原料商,不知道自己是过路财神,自己能留下多少,糊里糊涂。缺乏精确的概念和把控。
河南的饲料企业往往犯两个毛病:
一是想当然地往大处想,不管资源、管理、资金、人才等是否匹配,盲目投资,盲目上新项目,盲目引进所谓的人才,想的和做的脱节,其后果是老板自己痛苦买单。
二是没科学规划,更没有战略,观念、行动、配方、财务等系统运行落后市场竞争发展需求。其后果是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越来越弱,造成人才进不来,留下和进来不是人才,老板不满意,员工不满意,客户不满意,社会也不满意。
在观念上要么落后,要么超前的过分;行动上,要么迟缓,要么松懈。目标总是达不到,发展总是无奈无助。或者思想为巨人,或者行动为矮子,观念与行动、落实之间,严重脱离。这样的状态,还想这想那,只能是空想加作难。
来源:莫然博客,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