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俚语阅读量|分类:好文章分享|作者:转载高手|时间:2021年5月29日08:36什么是网络俚语?懒得查资料给大家普及定义。我自己查。
直接看案例,体验:
稍后我们会去调准,检讨这个战役,集中意见,拟定水位。讨论今年的商演和下个季度的营销剧,打通规则打通这个环节。着眼长远,维护多维矩阵的闭环内容,赋予品牌形象力量。出现问题时,及时表达立场,连接用户心智,增加用户粘性。分级营销抓住了头用户,给品牌增加了温度。
明明知道每一个字,但即使在一起,我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而这就叫做“强迫”。
比如什么是私域流量?童话告诉你:
什么叫孵化器?童话告诉你:
什么叫抖音MCN机构?童话告诉你:
什么叫降维思维?童话告诉你:
什么叫打磨?童话告诉你:
但是你知道大部分时间都在用什么网络俚语吗?自然是用来忽悠外行的。当我不想让你知道我在做什么,或者让你觉得我在做的事情看起来没那么简单的时候,我会用一种只有我自己能懂或者极少有圈内人能懂的语言来迷惑圈外人。头晕的时候感觉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进去看看。
那么,当你想要割韭菜的时候,你就要整一堆花里花哨的,让韭菜们一听就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的互联网黑话。
最近因为要给学生测试一些没有引流的新福利项目,要去别的队找别的老师学习。规章制度我懂,就交学费,希望对方能全心全意教我。毕竟我可能是虚拟资源领域的知识支付领域的专家,但是我去了别的领域,和大家一样,我是新手,有点白。这个没必要隐瞒。自然可以通过搜索资料来彻底学习,但是我觉得需要时间。对我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就是现在的一切。所以我采用了付费查询和付费学习的方式。
走了很久,我发现这些所谓的老师真的很搞笑。他们都喜欢用俚语。问他任何问题。首先,他们不会马上回复你。看了他的心情,心情好的时候可能会想到回复你。然后他弹出两个字三个字给你。惜字如金真的很珍贵。这两三个关键词我还是听不懂。人是毛所谓的专业术语,大概是为了显示他的特长。如果你问,对我来说,这是问题的解决方案还是问题的重现?
为这些所谓的老师服务,所谓的老师,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专业知识,达到了学生可以理解和学习的这样一种职业。而不是仅仅在那里展示你的个人能力。不能教学生,就不能称之为好老师。如果你再问他几个问题,让他回答清楚,他会依次告诉你两句:如果你是小白,建议你不要做这个项目。我只带技术人员,小白不带。
如果是熟手老手,我还会愿意付费找你学?这是什么狗P逻辑,钱都收了说出这样的话,我真是服了。很久没有交过智商税了,现在割韭菜的已经这么猖獗了吗?
UGC,转型,玩法,闭环,生态,发挥,分流,格局,长尾,垂直,落地,干货,门槛,优化,迭代,敏捷,评价,卓越,体验,布局,创新,痛点,价值,流量,数据,玩法,系统,跟进,反馈,回顾,沉淀,创新
看到这个有什么感受?熟悉吗?但还是一脸懵逼!(蘑菇不舒服)
比如他们想表达连锁和路径,但是听起来不够高,就想说是“链接”,网上卖产品好像太LOW了,就想说“抢占流量出口,布局新的网上零售”,到处打广告,听起来不专业,就想说“全链接深度营销,矩阵玩”。
名字被改头换面千百遍,但实质并未改变。有些项目换汤不换药的时候,就需要给这些项目进行重新包装,原来的老词别人一听就知道是说的这个项目,那不行,词得改,让人家看不出来是老项目新包装。
>
本来这些行话黑话并无歧义,装X也好,凡尔赛一把也好,但如果被这些人这样一翻利用,那就不对了。
话说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快速建立信任最有效的渠道和方式,但假如人与人之间最简单的沟通都要变得这么复杂,说实话,那我情愿变成一个哑巴,不说话还轻松点。互联网黑话不仅成了互联网的边界,更成了互联网的一堵高墙,一扇壁垒。墙外人不懂墙内人在说什么,墙内的人还不自知。
大家在互联网探索是为了寻求效率,寻求捷径,可一旦过度和泛滥的使用这些互联网黑话,这些抽象语言,无形中就增加了沟通成本,效率也必定大大的降低。
尤其对我们这些靠互联网吃饭的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消耗和折损。
童话以前的本职工作就是老师,我深知怎样的老师才能教出优秀的学员,我也深知怎样的老师才是学生喜欢和崇敬的。现在,我仍然从事的是知识付费方面的培训工作,说白了仍然是一位老师,不敢自夸自己讲课讲得有多好,但至少每讲出去的一个知识点,学生都能秒懂并进行消化。
我也想奉劝下其他做培训行业的老师们,尽管大家行业不一样,项目不一样,但道理是相通的,所有语言文字的存在,都是为沟通服务的,只有将能达成有效沟通的词汇摆放在一起,沟通才能变得有意义。不然,那就只有你一个人感觉“高大上”,纯粹是一个人的自嗨。于别人而言,就是一场”假大空的语言艺术“,啥用没有。
在不知不觉中,我居然也被互联网黑话带走了节奏,好了,憋这些词都快把我憋出胃病了,赶紧终止这个话题,毕竟我不擅长黑话,我擅长人话。
作者:童话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