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好看吗(《甄嬛传》到底好在哪里)

  甄嬛传好看吗(《甄嬛传》到底好在哪里)当然,100只是个虚数,不是真的看了一百遍,但也反复刷了不下十几遍。

  为什么它那么耐看?

  我总结了一下我看《甄嬛传》的六个角度,与君共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电视剧女主的男人至少是3个起底。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想了想,有大量时间刷电视剧的人群,主力大军还是女性。虽然对外标榜独立、个性、自信,但是回到家卸下疲惫还是想有个人来好好爱自己。如果现实中没有,那只能往虚拟的电视剧里寻求了。

  从这一点看,人的心理需求和外在表现是平衡的,在外有多独立,在内就有多渴求被爱。而各种各样的古装剧、宫斗戏,不过是变了“相”的偶像剧。

  拿《甄嬛传》来说吧。甄嬛一生有3个男人对她影响甚大,分别是温实初、皇上、果郡王,满足了女人对三种男人的所有想象!

  一个死心塌地,不管你是否婚嫁,就是爱你,拼命爱你;一个有权有钱,除了万般宠爱,还能助你打怪升级,荣耀加身;一个帅气浪漫,各种花花心思逗你开心,甜言蜜语。

  不要觉得在墙根下晒太阳,说张家长李家短的妇人有多粗俗。

  其实,生活吧,说白了,也就那些事。

  天下之道,论到极致,无非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致,也无非男人女人之间的一个情字。

  温实初,老实本分,很像身边的一些人,比如医生、教师、IT、公务员。他们的社会身份鲜明,正如他的简单心思一样。皇上,就像现实中有钱有势一派,实实在在的豪门。男二果郡王,虽然身份上逊色了点,但确是高富帅本人。关键是这个高富帅有情调又专情,实在是个稀有物种。

  三种男人有个共同点,都脱离了“生存阶级”,最差的温实初放到现在也是北京协和的主任,还在北京有房。

  要说的细节,就太多了。不管是一支步摇、一壶螺子黛、一本奏折、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亦或是一个镜头,都蕴含深意。

  包括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专门写了孙俪的7场哭戏:孙俪演技有多棒?甄嬛传这7个人死了,7场哭戏,精彩绝伦

  随着人的年龄的成长,经历的事情不同,心境也会不同,自然表现出来的悲伤的层次亦不同。

  还有里面提到的碎玉轩的“芳贵人”,从未出场,你却觉得这个人真的存在。

  芳贵人因麝香小产,郁郁寡欢被打入冷宫,这也预示了甄嬛的下场——因麝香而小产,郁郁寡欢失了圣心。

  皇后最善于的就是,借刀杀人。

  皇上让眉庄学习六宫事务其实是分了皇后的权,有人来分自己的蛋糕,哪里忍得了?

  例菜减半的主意是皇后引导眉庄想出的;而在这个政策实施过程中,皇后还刻意带头表率,并把最爱计较的华妃和齐妃的例菜统统也减半。最后,惹得华妃忍不住出手,以眉庄“假孕争宠”的名义把眉庄拉下神坛。

  我承认,《甄嬛传》里的诗都非作者原创,这一点,无法与她所致敬的《红楼梦》相比。但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曹雪芹,当然也不会有第二部《红楼梦》。不过,与其他古装电视剧为了假装有文化动辄就拿李、杜、白的名篇来配比,《甄嬛传》里用诗之考究,就不知道要甩他们多少条街了。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当皇上问眉儿为什么喜欢菊花,而她用这句诗回答皇上时,就知道这句诗注定了沈眉庄的性情,又注定了她的命运。

  甄嬛生下公主,心灰意冷,告别皇上时吟诵的那首诗词,出自卓文君《诀别书》:“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读来实在揪心。

  后来熹妃回宫,产下双生子,皇帝大喜,封她为熹贵妃、赐协理六宫之权,要让嫔妃们都知道“朕最看重的,是你”。甄嬛用这首《八至》来应答他: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源自唐代女诗人李冶的《八至》。

  短短几个字,道尽了夫妻之间的相处智慧,实在是至理名言!

  夫妻间可以誓同生死,也可以不共戴天。可以至亲,也可以至疏。

  这当中爱恨微妙,未经情感风浪的小姑娘是很难真正懂得的,必得要饱经沧桑,才能指点归帆。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描写宫廷生活的有很多,最著名的应该是仇英的《汉宫春晓图》,它用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后宫女子的生活百态,如妆扮、赏花、采摘、奏乐、歌舞、弈棋、赏画、读书等等,画中共出现人物一百一十五人,总结起来她们的生活就是,既无所事事,又忙忙碌碌。

  《甄嬛传》里面重阳节、端午节、元宵节、中元节、七夕节、中秋节,每一个传统节日,宫里的嫔妃都在做特定的事情。就算用苛刻的现代化眼光来审视挑剔,仍有掩饰不住的文化深厚和悠然格调。

  当真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厚重的文化,真有厚重的光彩啊。

  如今宫廷戏泛滥严重,《甄嬛传》能够在一系列的宫廷戏中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对历史的尊重,对传统文化的探寻。

  斗,只是因为甄嬛已经认可并遵循了后宫规则——因利而聚,因利而散。

  但事实上,从古到今,哪个不是因利而聚,因利而散?《红楼梦》如此,《甄嬛传》如此,现实职业亦如此。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竞争。

  记得《天道》里有个大坏蛋王明阳,把它概括为“生存的艺术”。现在想想,实在概括的可谓精准。

  甄嬛很善于示弱,刚开始可能是本性使然,后来就是有意而为之了。入宫之初,她似乎抱定了不参与后宫你死我活争斗的决心,甘愿过清贫但不失尊严的日子。这也就是她爸爸告诉她的“韬光养晦,以图后谋”吧。

  详情可见,之前写的一篇文章:为什么甄嬛这么牛逼?进宫前一夜父亲的话才是真相!

  这样的宫斗戏之所以走红,是因为它们和当今职场文化和规则的不谋而合。

  当然,我并不赞成做人一定要八面玲珑、阳奉阴违、笼络人心、城府极深。但这些却是人性中的一部分。

  但什么时候也别别高估关系,别低估人性。在善良与丑恶之间,从来都是转身的距离。

  本文地址: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