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公元,就是公历的纪元,纪元是记载年代的起始点,它包括两个内容:第一,历法的第一年如何确定;第二,年的第一天选在什么时候。先澄清两个词汇。公历,公元,这两个词汇都是我国的一种翻译,公元也叫“西元”,台剧中会这么说;公历也叫“西历”,标准名称是“格里高利历”,是1582年制定的,我国广泛使用是194
所谓公元,就是公历的纪元,纪元是记载年代的起始点,它包括两个内容:第一,历法的第一年如何确定;第二,年的第一天选在什么时候。
先澄清两个词汇。公历,公元,这两个词汇都是我国的一种翻译,公元也叫“西元”,台剧中会这么说;公历也叫“西历”,标准名称是“格里高利历”,是1582年制定的,我国广泛使用是1949年之后的事情。
公历虽然是1582年制定的,纪元却是从公元532年开始的。这是为什么呢?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侵入巴勒斯坦,受压迫的巴勒斯坦人希望能有一个救世主拯救他们。传说这个救世主就是耶稣,他许诺穷人死后可以升天堂,而富人要入天堂,比“骆驼穿过针孔还难”。这种说教迎合了穷苦人的心理,因此基督教随着巴勒斯坦人向世界各地流散而迅速传播。这引起罗马统治者的不安,他们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但第三天,耶稣又复活了,并升入天堂。基督教徒们把这些传说和耶稣的言行写成《圣经》的后一部分——《新约全书》。
因基督教预言罗马帝国即将倒台,遭到统治者的镇¥压。而到了君士坦丁时期(公元306~337年),统治者看到基督教已无法扼制,于是采用怀柔政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想把基督教变成他们的统治工具。
公元 525年以前,西方通用的历法是A.U.C.(anno urbis conditae=from the foundation of the city of Rome),就是从罗马城奠基那年起计算。公元525年时,教宗约翰一世由于不喜欢罗马皇帝曾经逼迫基督徒,不爱用A.U.C.,于是下令丢尼修斯 (Dionysius)为西方教会制订一种标准历法,以耶稣降生那年起算,用 A. D.(anno Domini=in the year of the Lord)来表示。丢尼修斯推算出A.D.1年等于 A.U.C.754年;一直到公元800年左右,A.D.已经普遍取代A.U.C.。
丢尼修斯编制了公元532~626年的教会年历表,被视为“基督纪元”,也就是“公元”、“西元”使用的开端。
但是后来学者考查,丢尼修斯至少算错四年。犹太史家约瑟夫所写的书上记载,大希律死于 A.U.C. 750 年的逾越节前,也就是公元前 4 年 4 月 4 日左右(4 B.C.)。马太福音第二章记载,大希律从东方博士那里知道耶稣的降生,杀了伯利恒城周围两岁以内的婴孩,足见耶稣降生一定是在大希律死之前,在公元前 4-6 年之间。据此认为,耶稣诞生在公元前5年。
元旦这个词汇,长时间内是指中国历法的正月初一,1912年开始指公历的1月1日。如果说“元旦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中国古代是正确的,在1912年之后元旦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
圣诞节和“公历的元旦”是两回事,不是同一天也是正常的,但也有些情况下会是同一天哦!我简单说一下圣诞那些事。
《圣经》中无耶稣诞生日期的记载,公元4世纪初,1月6日是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耶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称为“主显节”,亦称“显现节”,即上帝通过耶稣向世人显示自已。当时只有耶路撒冷的教会例外,那里只纪念耶稣的诞生而不纪念耶稣的受洗。在罗马基督徒习用的日历中载有:354年12月25日“基督降生在犹大的伯利恒”。一般认为12月25日当作圣诞节可能始于336年的罗马教会,约在375年传到小亚细亚的安提阿,430年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耶路撒冷的教会接受得最晚,而亚美尼亚的教会则仍然坚持1月6日主显节是耶稣的诞辰。
12月25日原来是波斯太阳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诞辰,同时太阳神也是罗马国教众神之一。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都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可能由于这个原因,罗马教会才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对它进行了新的解释,将耶稣比作公义的太阳(Sol of Justice),取代了太阳神,此日遂用来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这是教会初期力图把异教徒的风俗习惯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
后来,虽然大多数教会都接受12月25日为圣诞节,但由于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具体日期不能统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这种情况下,元旦和圣诞是有可能重合的。
圣诞节的很多习俗和庆祝方式,虽说主要活动与耶稣降生有关,但也融入了许多异教徒庆祝冬至节的传统,不少的欢庆活动和宗教并无半点关联,正因为这些庆祝习俗与异教观念和习俗有关,在教会的历史上,一直有人反对守圣诞节。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