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至善是什么意思(我理解的“止于至善”)

  《大学》是儒家的一部短小精悍的书,被定为儒家学问的总纲,十五岁起就要学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直以来对于大学开篇这句话是云里雾里。今日重读《传习录》,对至善有了新的体会,不觉手舞足蹈,心中有点小兴奋。我们都知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但是,在现如今社会节奏如此之快,“会哭的孩

  《大学》是儒家的一部短小精悍的书,被定为儒家学问的总纲,十五岁起就要学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直以来对于大学开篇这句话是云里雾里。

  今日重读《传习录》,对至善有了新的体会,不觉手舞足蹈,心中有点小兴奋。

  我们都知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但是,在现如今社会节奏如此之快,“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哭声大的吃到奶”的情况下,如若理解方向发生了偏差,那么,传统文化无疑就会被视为迂腐,不切实际之谈。

  那么这个方向是什么?什么才是《大学》的“道”呢?那么就是在修身上要“明明德”,在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就要“亲民”,而其至高境界,即是“止于至善”。其实大学讲的东西很明白了,修己入世,安百姓治世,而至高境界是:止于至善。

  那么,至善是什么?是处理事情恰到好处?是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是拿到结果?这些貌似都有道理,但仔细琢磨下,这是道么?如若这是道的话,我们知道,每一次拿到结果面临的情况不一样,而使用的方法也不一样。比如: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一个是发自本心觉得该让,一个呢,正好跟女朋友在一起,要在女朋友面前表现一把,行为都是让座,但是,哪个才是至善呢?很明显,前者更符合我们的道。很显然,道不是途径,方法,至善也不是外在的形式和结果,毕竟,人无完人,人生十之八九不如意。

  阳明先生给出了很好的解读:至善乃心之本体,“明明德”至“至精至一”处便是。可见,至善并非外在,而是在我们心里,而且是心之本体,但是有个前提,要此心没有一毫私欲攀附才是。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只追求心上“至善”,实际情况是我们要处理的事情都会有其一定的规律啊,况且,会不会犯了那种只在心上无欲无求,却没有办法解决好实际的问题,更不要提推动事情的进展了,毕竟在经济社会,大家都要谋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也是无可厚非的。因此,“至善”只求于心,这说法不全面吧?(只是个次序问题,一旦用二分法的思维模式,这个阶段就陷住了)

  先生的答案是:“心即理!”猛一听,更扯了!做培训的有做培训的“套路”,电商有电商的玩法,实体店有实体店的策略,做实业的跟做服务业的铁定有很多区别的啊,要干什么不得好好学习一下,毕竟,隔行如隔山啊。(对啊,一开始我也很难理解这个,我觉得心即理就是个伪命题,以至于在与朋友聊的时候都会避开这个概念。今日再读传习录这一段徐爱与先生的对话,感觉貌似又理解一些。朱熹先生讲“事事物物皆有定理”,而阳明先生龙场悟道讲“心即理”,两个一个向外求,一个向内求)

  对于这个事情,先生很是感叹。因为这种说法已经传布于世很久,遮蔽了事实的真相。比如现在很多培训课程,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做团队培训的就有好多种。然后就好多公司拼命的向客户推荐新项目,好看的项目,好玩的项目,刺激的项目(诚然,我们可以说这是市场的需求,但是,话说回来,市场的需求走向不也是服务提供者所引导的吗?),也有超级虐的项目,以至于有些团队在参加完所谓的训练后出现了一些身体损伤甚至安全事故。而团队训练的宗旨貌似却被我们忽略了。扯远了,再回来。(用户是上帝的导向,会导致无原则的迎合。人的欲望需求是无止境的,最后一定会到一个无法达到的境遇。而不断的迎合,也会失去自己本来的样子,产品很容易变成四不像,迷失其中)

  根据弟子徐爱列举的孝敬父母,尽忠(儒家的“忠”字,是尽心无私的意思)领导,朋友收心,治世存仁心四个方面各自都有不同,都需要去学习,阳明先生反问:这些忠孝仁义是在这些人身上还是在你心里?如果在这些人身上,那么,双亲逝去,离开领导,朋友远离的时候,这些忠孝仁义还在不在?很明显还在,那么在哪里?就在我们的心里。

  “心即理”的“心”是没有被私欲遮蔽的心。从这没有私欲遮蔽的心里发出来的东西,放在父母那里,就是孝,放在与领导相处,就是尽忠等等,只需要在“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就好了。

  但是,弟子徐爱仍然有疑惑!(我也一样)那光去人欲,存天理了,那些孝敬父母的一些细节,规矩不需要学习注意么?

  先生说:怎么能不学习,不注意?只是,要有个根,要省察克制的是自己当下是人欲左右还是纯粹的孝心?比如天热了,给父母买台空调。如果你心里都不把父母放在心上,那么可能买空调这茬都想不起来。把父母放在心上了,知道给父母买空调,但是买空调的时候是何居心呢?是真的只是希望父母过的舒服一点还是看到邻居买了自家也买一台以表“孝”心?所以,学习,省察克制的是自己的发心,是出于本心还是出于私欲?这是学习的根,有了这个根,自然会发芽,会开花,会结果。没有这根,只求那花,那果子,长久不了。“久病床前无孝子”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既是对于现实的真实写照,也在警醒我们,自己在对待父母时是出于什么心。

  学生郑朝朔又问了个问题:至善也得有从这个事物上去寻求的吧?意思至善不能只在内心求索。

  阳明先生再次强调: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就是说,你只要将这颗心修炼到全然都是天理,没有私欲遮蔽了,就是至善了。

  郑朝朔举例说:你比方这个孝敬父母这个事情,夏天买空调,买多大马力的啊?需不需要具备净化空气的功能啊?这些终归有个合适的适合老年人的“老年机”吧?这些事情难道不需要去学习,去询问,去考虑,去比较么?

  阳明先生回答说:如果只是这些具体的东西的话,一天两天就讲完了,讲完你“听话照做”就好了,学问思辨什么呢?需要学问思辨的,是你在孝敬父母时自己的心是否掺杂了私欲还是纯乎天理?这才是需要学问思辨的地方,在这里没有下功夫,即使同样都是买空调,那么是否是孝敬,就差距很大了!所以,即使是“圣人”,也是需要不断用“精一”之功的。要只是表面功夫,演员演的最到位,但是那是不是真正的“孝”呢?

  所以,什么“心”即“理”?

  天下无心外之事,无心外之理,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至善在哪里求?

  至善在心上求!

  什么才是至善?

  至善是心的本体,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与此同时,不能脱离事物而空空的明明德。

  在哪里下功夫求得至善?

  只在此心存天理,去人欲上用功便是!

  需要“学问思辨”的根本是什么?

  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

  所以,以后再有人跟我讲“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是指此心上善,为何不争?因为此心纯是天理而无一毫之私遮蔽,所以“不争”。因为不争,所以可以全然接纳当下,可以从容应对各种情况,可以真实反应客观事实。因为争(有私欲),所以会有执念,所以会与客观事实有出入,有不合,容易出现问题,不能客观应对。(天道求无,人道求有,居于天道的高度应对人道的事情,如同在高处鸟瞰世界,自然看的清楚明白,应对也就容易的多)

  本文地址: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