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是干什么的(方舟子的前途在哪里)
这个提问非常有价值,值得借鉴。今天早上(11月10日),某重点医科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因为被反转人士攻击,在一个群里面大发牢骚:
“支持转基因就老被说成方舟子一伙的,xx!”
而据我所知(他和我认识数年),这位生物医学博士出身的博导,他和方舟子关系可以说是“水火不容”,根本就不是“一伙的”。不光他和方舟子没有关系,我认识的超过1200名的科研工作者,各个单位都有(也包括果壳网、环球等科学媒体的我的同事和朋友),他们99.99%与方舟子没有关系。但是,他们几乎100%支持转基因。越是知识层次高,越是诚实的人,越支持转基因。我在另外一篇文章里面做了一个简略的计算,指出:
我随便举一个例子:
欧盟委员会 (EC)
欧盟的执行机构“历时逾25年、500多个独立科研团体参与的130多个科研项目工作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生物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技术与传统作物育种技术安全性相当。——2010年
(http://ec.europa.eu/research/biosociety/pdf/a_decade_of_eu-funded_gmo_research.pdf)
其实,支持转基因,本来就是主流科学界的多年共识,并不是方舟子的“独树一帜”。全世界科学界之所以集体认可转基因,并不看重方舟子的言论,而是因为有无数的实验证据做支持。方舟子支持与否,与转基因本身并无多大关联。即使方舟子现在突然反转基因了,“通过安全评估的转基因产品无害”的结论,依然得到全世界主流科学界的共识。
这是因为:
我们做一个假设,假如崔先生现在支持转基因,而方舟子反对转基因,那么依然会有很多人反转。这是因为,很多人是凭着个人的直觉判断,而不是依据科学证据和理性精神判断。
那么,培养公众的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就是科普工作者要重点研究的方向。我们不妨把题目改成:
这个问题好!
我觉得,做科普工作,未必要一板一眼,可以出“绝招”。比如,为什么我们不能将科学知识以戏剧,电影,电视剧,相声,快板,甚至抖音的方式来做呢?国外有很多科普大牛或者科学家,他们自己就参加电影拍摄,自己做编剧,做主演;还有一些人出过唱片。他们成为大众的偶像,被青少年所崇拜,这样绝对有益科学的传播,更有益于与伪科学争夺地盘。
此外,我也建议科普工作者不要分裂,不要互相“相轻”,而且要与媒体主动搞好关系。个人能力再强,也是一条鱼,而媒体是水,脱离了水,鱼岂能生存?
这里,我举一个反面例子。
我陆陆续续管理的科学媒体有很多,差不多有10几个。而其中一个媒体的负责人,与方舟子的关系不佳,而基因农业网的编辑和方舟子关系很好。基因农业网也是仅有的与方舟子还有合作的媒体。之前,我与基因农业网的编辑孙某是微信好友,我对他说,人民的利益才是第一位,要捐弃前嫌,为了人民的事业共同努力。孙某却不声不响的把我删除了。原因,不过是我管理的一个媒体的另外一个负责人与方舟子有过矛盾。
删除就删除吧,君子不合,无需交恶。我也没有多想,丝毫没有生气。因为,即使他不厚道,但是并不损害民众的利益,只是个人的行为。
过了一段时间,基因农业网突然发动读者投诉我管理的这个媒体上的一篇发表于5年前的科普文章,说这篇文章是抄袭了基因农业网。
这是一次恶意投诉。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广州农科院的铁冰,一直在我们的媒体上发表文章,也经常在基因农业网上发表文章。而5年前,我们的媒体与基因农业网还没有矛盾,所以互相加过白名单,你可以转载我们的,我们也可以转载你们的,毫不冲突。由于其中一个负责人得罪了方舟子,被方舟子栽赃诬陷,而以方舟子马首是瞻的基因农业网就立即断绝了与我们的关系。
这个其实也没有什么,既然不再合作,大家也不是仇人。做人要堂堂正正。之后,我们再也没有转载过基因农业网的文章,也从来没有诋毁过它们。不料,时隔五年之久,基因农业网的负责人又鼓动读者来恶意投诉,这岂不是让人不齿?
对,就是让人不齿,而不是让人寒心。
这样的积极内讧,栽赃诬陷,打击报复,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
这样自私狭隘的媒体,难怪在科普之路上越走越狭窄,难怪没有出路。小圈子文化,酱缸文化,站队文化,这些劣根丑态在他们身上展露的淋漓尽致。方舟子也好,基因农业网也好,都具有这样自私狭隘的个性。某“脊梁”对社会有大害,他们如果得势,亦非民众之福分。
我是一个直人,一向只说实话、真话,说话不怕得罪人,我对他们的评价就是:
“一群怂货。”
所以说,主流科学界抵制方舟子他们,是有原因的。
本文地址:深圳seo/news/45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