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改编自《罗辑》第300期。
之前的话题大多没有提倡,只是解释。这个原则在以后变得更加清晰,更加坚持。
“没有主张,只有解释”是什么意思?
就是面对一个问题,我不说那些主见的观点,比如政府该不该做什么,你这样做是对是错,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我不会讨论或评论这些话题。
我更关心的是我们对一个现象是否有不同的解释,能否换个角度看?所以,我提供的永远不是结论,而是可能的解释。
那么有人会说,这不就是空谈而不实践吗?
相反,在乎别人做什么都是空谈。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去关心对世界的解读,才能付诸实践。但是,这不是别人的做法,而是我自己的做法,这才是我学习和节目的真正重点。为什么这么说?
在中国文化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中庸”,但它是最被误解的概念。很多人认为“中庸”是和稀泥,是无原则,是好老师。
其实中国儒家只是把那些表面上是好老师,但没有道德原则的人叫做“乡愁”。儒家最讨厌这种人。孔子不是说了吗――故乡愿也是贼德。
“中庸”到底是什么意思?
原则是主观世界的事情。中庸是另一个世界的事,就是实践的世界。很多人不仅因为搞不清两个世界的区别而误解了“中庸”,还很容易成为失败者。
比如我们去驾校学开车,首先学的是规章制度,学的是汽车的机械原理。这些都是主观的东西,你会学到很多道理。但是一旦上了车,上了路,原理就没什么用了。开车的每一个瞬间,你觉得方向盘向左转好还是向右转好?没有什么是对的。开车练习讲的是“刚刚好”,不左不右。这是中庸之道。
再比如,经济学有两大流派,凯恩斯的“国家干预”和哈耶克的“自由放任”。在主观世界里,理论上可以有自己的喜好,坚持自己认为的真理。但实际上,统治者不会完全偏向其中任何一方,他会努力在具体情况下给出“恰到好处”的政策。
在现实世界中,每一件具体的事情都是这样的。写作,做手工,打球,创业等。都在两个矛盾的原则中,找到了恰到好处的动态平衡点。所以,如果你不喜欢“中庸”这个词,那就说一句我经常说的西方名言——“一个人可以抱着两种相反的想法正常行事,这是一等智慧的标志。”这和“中庸”是一个意思。
你看,主观世界和现实世界有很深的差距。主观世界有很多绝对的原则,客观世界只有恰到好处的行动。
我曾经通过一段话,大意是一样的。每一个受过教育的年轻人,都在头脑里建立了主观世界,什么都懂。余生的使命是什么?就是不断处理那些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不一致的情况。
我们不是一致认为人应该诚实吗?这就是主观世界的原理。但是为什么有时候要在客观世界撒谎,而且看起来不算是道德缺陷?
我们不是说法律追求正义吗?为什么在实践中,法律追求正义也会计算成本?
我们不是一致认为只要努力,善待他人,就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吗?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是混的不够好?听到一句话“听了这么多理由,还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就是这个现象。
这种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差距可能会陷入每一个瞬间。如果你能爬出来,你就弥合了差距,把一些和我们主观世界不一致的东西放进你的身体,打碎自己,然后重建自己。这个过程叫做成长。
所以一个人成长的越快,年龄越大,他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容纳的东西就越复杂。所以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反复强调了“多元思维模式”。
听到这里,你可能就明白了。为什么一开始说,不提倡,只说解释?
因为越来越多的现象解释可以帮助你成长,这就是知识服务。作为一个局外人,评论别人,尤其是做具体事情的人,太容易,太廉价。把你主观世界里已经存在的想法和原则拿出来波一波。自我感觉良好,但对自己的成长进步不好。
对我自己来说,求知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满足我对世界的好奇心,促进我的认知升级。让更多甚至互相矛盾的想法和解释,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共存,最终滋养我的修行。
“练”字有点大,我换个接地的字——手艺。
儿童认知心理学家王告诉我,中国教育特别注重听觉和视觉信息的输入,即阅读和听力。但在很多西方国家,会强调另一种学习,那就是“感知”的信息输入。
例如,在加拿大,一个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小学生可以做木匠。做个小板凳什么的很正常。为什么这么小就想学点没用的技能?
读书听课只是丰富了我们的主观世界,而“感知”训练,也就是学习一些特定的技能,就是时刻练习中庸之道,从而与现实世界建立关系。
原理和原则对于学生做小板凳是有用的,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准确把握自己的身体,做对了才可以做出好作品。这就是现实世界的美好。
我永远不会看不起任何一个做了一件事的人,我对任何一个能长期坚持做一件事的人都有足够的尊重。这些反过来又让我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更加具体,塑造了我的心智。
这就是工艺的力量。
有一次,我和武志红先生会面,他说了一些我永远不会忘记的话
真正好的知识是通过身体的知识。
希望以上对你有帮助!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