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谢宇案的另一种解读

摘要

被胁迫说可能性较小,吴身是自由的;管束反抗说;因无钱出国冲突说可能性较小,以吴成绩可以申请到全奖出国;乱伦说吸引眼球的;精神疾病说可能性较大,只是因为前几种可能性较小,排除后的结果。现在没有吴的供述的情况下很难对吴的心理过程进行评估,更多的是进行猜测,以下是我猜测的结果,倾

  被胁迫说 可能性较小,吴身是自由的;

  管束反抗说 ;

  因无钱出国冲突说 可能性较小,以吴成绩可以申请到全奖出国;

  乱伦说 吸引眼球的;

  精神疾病说 可能性较大,只是因为前几种可能性较小,排除后的结果。

  现在没有吴的供述的情况下很难对吴的心理过程进行评估,更多的是进行猜测,以下是我猜测的结果,倾向于第二条。

  我们见多了对家人苛求,对他人宽容的例子。他们认为家人对自己好是应该的,如果不是,则加倍怼回去。

  我猜,吴母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虽然我对心理学上的完美主义定义一知半解。

  完美主义者不仅要求他人完美,对自己同样如此。如果一个完美主义者在事业上没体现出这一点,那么在家庭生活中就更将处于支配地位,掌控家庭中的一切。对丈夫,对儿子的要求极为苛刻,因为她会认为,这是为他们好。

  吴可能极度缺乏安全感。

  这并不罕见,因教育问题打杀子女的报道不时出现。

  遗憾的是,吴父显然是不完美的。从吴父方亲属的家庭情况来看,生活中冲突不会少。而且,吴母可能与吴父方亲属关系极差。

  比如在食物上,吴父可能裹腹就好,吴母则追求精致。

  网上极少关于吴父的介绍,但也是大学毕业。不介绍意味着是一个事业上极不成功的普通人,反过来加强了吴母的掌控地位。

  在与吴父的任何一次冲突中,吴母会永远正确。如果她自己错了,她会找出吴父以前犯过的错误来阐明自己的正确。如果一时找不到,则施行人身攻击策略:瞅你那窝囊样,我怎么找你这么个东西!

  但这绝非意味着吴母对吴父不好,只是"怒其不争",她对吴父会走极端,一会儿如女奴般百番逢迎,一会儿则女皇般颐指气使。一会儿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下一秒则是最烂的垃圾。如果你在不同的时段听到她的话,会以为她说的是两个人。

  有文章论及负面情绪与癌症的相关性。一是病发机率大,二是病发后存活时间短。吴父去世时仅四十几岁,二者都占了。吴谢宇在大学很容易得到这方面的信息,这是无法掩盖的痛。

  很显然吴父是一个容忍的人,这可是他们婚姻续存的原因,儿子的存在则是最重要的因素。对于吴母来说,父亲不行,她还有儿子!她也不能承受离婚对儿子可能的负面影响。

  有人说吴母是一个内向静雅的人,相反吴父外向,这只是她的一个方面。也有称吴母易怒的,因为孩子闹敲邻居的门,可能为死者晦。拒不接受吴父同学的捐助,是她性格极端的一个体现。她可能认为那点钱是一种侮辱。同时,她也不允许吴谢宇这么做。吴自幼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他做到了母亲眼中的完美,至少在2015年春节前。吴与其说是追求完美,不中说是在追求安全感。可能只有这样,母亲才能安静下来。

  很多人论证过没有所谓的天才,都是教育的结果。方仲永?韓*?有人认为是代笔的结果。吴的“成功”我认为绝对是吴母教育的“成果”。那么这中间有没有超大强度的体罚?比如罚跪?所以从本案中我觉得最应反思的就是如何对“成功”重新定义。

  你可能从前面的一段意识到了我究竟要说什么,没错,吴母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吴好。如果不能,则宁愿毁掉。

  她不是说说,她是真的做得到!

  她不是说说,她是真的做得到!

  她不是说说,她是真的做得到!

  吴可能在2015年春节期间犯了一个错,事可能很小,因为不为人所知。但在吴母眼中可能不小,角度不同。她不能容忍儿子的不完美。学校方面没有任何反映,只能说可能有事情发生在放假返家期间。

  吴母可能实施了极具威胁性攻击性的语言及行为,极端的语言及可能的行为。可能的语言包括“掐死你”、“一起跳江”、“睡着放煤气”、“放老鼠药”之类。

  吴相信,她真的会实施,也许就是今晚。往事使吴相信这一点。事实上,真有这样的人,她固执的认为这是为你好,尽管行为可能不对。我曾在视频上看到俄罗斯母亲几乎赤身抱婴儿在雪地中被长辈淋冰水,不晓得是怎样一种传统,中国母亲应该不会这么做。但你看,俄罗斯母亲做得那么理所当然。

  返校后,吴反复思虑,越发肯定了这一点。你无法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死亡都不能。

  于是,悲剧发生了。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