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天然存在于全球约65%的昆虫种群和28%的蚊虫种类中,携带不同型别沃尔巴克氏体的雌雄昆虫交配后产生的卵不发育。
早在1967年,沃尔巴克氏体诱导蚊子种群产生细胞质不相容性(CI),可以降低蚊子种群数量的这一现象,已被科学家发现,研究结果发布在《自然》杂志。
但由于当时技术局限,无法人工建立能引起CI的蚊系,限制了沃尔巴克氏体的应用。2001年,在美国肯塔基大学读博士的奚志勇,在导师Stephen L. Dobson的带领下,开始沃尔巴克氏体共生菌的研究,至今已有15年。
“科学的发展是很有意思的。”最早,他们的想法是,如果让这个共生菌携带上抗病基因,是不是就可以把传病蚊媒改造成不能传病?但2009年前后,奚志勇课题组与另一个课题组同时发现,天然的沃尔巴克氏体本身就能形成抗登革病毒的作用。
B发现天然“疫苗”
2009年前后,奚志勇课题组与另一个课题组同时发现,天然的沃尔巴克氏体本身就能形成抗登革病毒的作用。“科学研究常常是结果没有期盼的好。这是唯一一次,真实的情况比想要的好,当初大家的感觉都是toogood tobe true。”
在广州沙仔岛释放的这些“绝育蚊子”,到底能如何抵抗登革热?
沃尔巴克氏体,是一种在自然界节肢动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接近立克次体,并能经卵传递的革兰氏阴性胞内共生菌。它天然存在于全球约65%的昆虫种群和28%的蚊虫种类中,携带不同型别沃尔巴克氏体的雌雄昆虫交配后产生的卵不发育。
早在1967年,沃尔巴克氏体诱导蚊子种群产生细胞质不相容性(C I),可以降低蚊子种群数量的这一现象,已被科学家发现,研究结果发布在《自然》杂志。但由于当时技术局限,无法人工建立能引起C I的蚊系,限制了沃尔巴克氏体的应用。
2001年,在美国肯塔基大学读博士的奚志勇,在导师StephenL.D obson的带领下,开始沃尔巴克氏体共生菌的研究,至今已有15年。
“科学的发展是很有意思的。”最早,他们的想法是,如果让这个共生菌携带上抗病基因,是不是就可以把传病蚊媒改造成不能传病?但2009年前后,奚志勇课题组与另一个课题组同时发现,天然的沃尔巴克氏体本身就能形成抗登革病毒的作用。
包括奚志勇在内的科学家完全没有预料到。回顾当时的情形,奚志勇还掩饰不住喜悦和兴奋。“科学研究常常是结果没有期盼的好。这是唯一一次,真实的情况比想要的好,当初大家的感觉都是toogoodtobetrue。”
针 对沃尔巴克氏体的应用研究,随之加速。比尔·盖茨是这个技术的最早推行者和强有力支持者。“他投入超过1500万美元,希望把该技术开发成抗登革热、疟疾 和其他蚊媒病的工具。”奚志勇团队在广东的研究最早作为“根除登革热”项目的一部分,获得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会的资助。 2012年起广东省科技厅全面接手资助该项目,总共投入科研经费3000万。研究也同时获得广州开发区科技领军人才项目的资助。
看到该项目在全球范围的应用前景,2014年开始,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与团队建立合作,并为项目提供进一步资助。该机构害虫控制室专家KostasBourtzis、JeremieGills还联合奚志勇团队攻关技术难点。
中山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全球范围首次使传播疟疾的主要媒介斯氏按蚊与沃尔巴克氏体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并显著降低其传播人类疟疾病原体的能力。这项研究发表在2013年5月9日的《科学》杂志上。
2011年11月起,奚志勇团队从果蝇、伊蚊和库蚊体内提取沃尔巴克氏体,成功将其导入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体内,建立稳定的携带新型沃尔巴克氏体的蚊株。
携 带了新型沃尔巴克氏体的雄蚊与自然界的雌蚊交配后,所产的卵不能发育。因此,通过大量释放携带沃尔巴克氏体U的雄蚊,可以使蚊虫种群数量降低至不足以引起 登革热流行。而蚊子感染沃尔巴克氏体后,登革病毒就无法在其体内繁殖和传播。沃尔巴克氏体如同“疫苗”一样阻隔病毒,使这些蚊子无法把登革病毒传染给人 类。这就是沃尔巴克氏体抗登革热的基本原理。
C第一个“种子”
2011年前后,团队通过对上千只蚊子胚胎的注射,从中筛选了一只与沃尔巴克氏体达成稳定共生的胚胎,最后长成一只雌蚊。这是最开始的“种子”。
7 月21日上午,工作人员梁永康和侯汲虹正在显微镜下进行蚊子的胚胎注射。显微镜玻片上,有一串串密密麻麻的小黑点,这是蚊子的卵。看起来只小小一撮,但有 50只卵,一个个排列得整整齐齐,显微镜下看似米粒。一根长尖的“注射针管”对准卵的特殊部位,打入沃尔巴克氏体,“一次注射一个胚胎。”
胚胎注射,是整个项目得以顺利开展的源头——— 建立虫株,也是两大核心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注射,携带沃尔巴克氏体共生菌的雌蚊一旦建立稳定的共生,将永远持续携带。“只要它生产下一代,就会传给下一代,子子代代都会携带沃尔巴克氏体。”
奚 志勇是第一个成功地把沃尔巴克氏体转到登革病毒和疟疾控制的蚊子中并建立稳定共生的科学家。每次提到这点,奚志勇都会郑重地厘清:“建立共生,并非简单地 让细菌感染另一个生物体。它需要的是两个生物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技术上讲是把共生菌组装到蚊子体内去,科学上讲还需要保证两个生物体能互相适应,不排斥 对方。”2001年奚志勇在美国启动这一技术的攻关。
他打了个比方,想象在一个生鸡蛋内,不同的位置含有决定未来发育方向的不同成分,其 中某个位置的成分将发育成生殖系统。奚志勇团队要在蚊子胚胎发育非常早期的阶段,在特殊时间点精准地把沃尔巴克氏体注射到未来发育成生殖器的特殊部位, “这是最重要的细节”。等生殖细胞进一步生长,就把共生菌包含在里面一起发育,“形成共生共存关系”。
前两年进展迟滞。“虽然注射的蚊子第一代带共生菌,但无法传到第二代,全部结果都是阴性,试验失败。”奚志勇开始转向果蝇,先把果蝇胚胎的胞浆移植摸得滚瓜烂熟,再回到蚊子身上,“第三年全摸透了,最终获得成功。”
前 期摸索时期,是一个数量巨大的注射过程,“注射了上百万个卵。”2004年,奚志勇建立胚胎注射技术,研究成果发表在2005年第301期《科学》上。 “这是我平生发表得最容易的一篇文章。”奚志勇有些激动地告诉记者,这篇文章从提交到刊发只花了不到两个月。像《科学》这样高级别的杂志评审较严,来回修 改常需半年或更长时间。
2009年,科学界发现天然沃尔巴克氏体本身就能形成抗登革病毒作用这一重要成果后,奚志勇团队拿到国家批复,通过生物安全检测,沃尔巴克氏体技术正式应用加速。
2011年前后,团队通过对上千只蚊子胚胎的注射,筛选出一只与沃尔巴克氏体达成稳定共生的胚胎,最后长成一只雌蚊。这是最开始的“种子”,“现在用来释放的蚊子,就来自这只雌蚊。”
随着胚胎注射技术日臻成熟,如今注射一般不超过500只,便可成功筛选出一个虫株。国际上各个课题组都要求前来学习,“在全世界,胚胎注射仍是我们最大的强项”。
在 蚊子工厂“保种”室内,奚志勇拿起一只“保种”笼解释,保种的量一般保持在30笼,每笼有雌蚊3000只雄蚊1000只。在密封的网状笼上方,放着一张涂 了羊血的薄铁板,这是雌蚊的食物。雌蚊每次产卵的前提是吸一次血,理想条件下,一只雌蚊吸一次血可产80-100个卵,在实验室里一般吸血约3次,也就是 说,一只雌蚊可产200-300个卵。目前在实际生产中,一笼可产大概5万只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