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员必看,刘邦的领导艺术

摘要

刘邦本是一介布衣,或者说在当时就是一个混子,连自己嫂嫂都不待见他。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乘势而起,短短七年之内,就打败项羽,扫平宇内,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朝代——汉朝。不得不说这极大地得益于他高超的领导艺术。知人善任刘邦当皇帝后,在都城洛阳南宫摆酒宴,招待文武百官。他问百官:“吾所以有天

刘邦本是一介布衣,或者说在当时就是一个混子,连自己嫂嫂都不待见他。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乘势而起,短短七年之内,就打败项羽,扫平宇内,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朝代——汉朝。不得不说这极大地得益于他高超的领导艺术。

管理人员必看,刘邦的领导艺术

知人善任

刘邦当皇帝后,在都城洛阳南宫摆酒宴,招待文武百官。他问百官:“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百官纷纷夸赞是因为他大仁大义。

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保证供给,我不如萧何;统帅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人中俊杰,我能合理地使用他们,所以能得天下。而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能好好用他,所以被我所擒。刘邦说完,群臣说服。

从此就能看出刘邦是一个知人善任的领导,让合适的人干适合的事,形成合力,最终成就帝业。

一项事业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得靠一批人,而并不是随便找一批人就能成事,这批人必须要组成一个团队,需要拥有不同能力的人来担任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事情。因此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知道每一个人善于做什么,是什么性格,有什么特征,然后根据其特点安排到适合的岗位上,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如果领导事必躬亲或者每件事都要求自己会做,那么既会使得自己很累,又会挤占下属发挥才智的空间。如若不能识别人才,或者安排岗位随意任性,把人才放到不适合的地方,就无法发挥其长处,既不利于个人发展,也不利于团队发展。

管理人员必看,刘邦的领导艺术

不拘一格

仔细分析刘邦的团队,可以看到里面什么样的人都有:有身为贵族的张良,有身为游士的陈平,有身为县吏的萧何,有杀狗的屠夫樊哙,有贩卖布匹的商人灌婴,有车夫娄敬,有强盗彭越,有吹鼓手周勃,有无业青年韩信。

刘邦的队伍里,还有很多曾经在项羽手下当过差跑来投奔的,比如韩信、陈平等,刘邦敞开大门欢迎,一视同仁相待。

当时陈平来投奔刘邦,刘邦非常高兴,然后问他说,陈先生在项羽那里担任的什么职务呢?陈平说,都尉,刘邦说,好,你在我这儿还当都尉。任命以后,很多老资格将领不服,纷纷议论说一个逃兵,说了几句话,就马上给他这么大一个官。但是刘邦不予理睬,你们议论你们的,我任命我的。

刘邦用人就是,不管你是干什么的,是从哪里来的,只要你有才能,我就用你,毫不在乎人家说他是杂牌军、草头王。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没有人才,就谈不上发展。很多人本身非常有才,但要么是背景不好,要么是学历不高,要么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按照一种标准一刀切,或者因为某些问题不敢用,那么很多真正的人才可能就被埋没,甚至跑到竞争对手那里效力。

管理人员必看,刘邦的领导艺术

不计前嫌

汉六年,刘邦得天下后已经封了一批功臣,但因为计算功勋和安排合适的爵位是很费事的,导致还有很多功臣一直拖着没有封。

有一天刘邦在宫殿里面走,远远地看到一群人,在那里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刘邦就问张良,那些人在说什么呢?张良说,陛下有所不知,他们在商量谋反。

刘邦说子房不要乱讲,天下刚刚安定,谋什么反啊?张良说陛下不知道啊,得到天下以后,您封了一批功臣,大多都是您的亲信,但其余这些功臣,他们在想,这个天下可以拿出来封赏的东西是不是已经不多了,像自己这种和陛下关系不密切甚至以前得罪过陛下的,是不是就得不到封赏了,甚至还可能会被找个借口杀掉呢?他们想来想去想不明白,所以在那儿商量谋反。

刘邦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问张良怎么办?张良说请陛下想一想,在这些功臣当中,有没有这样人,他的功劳非常大,而他和陛下的关系又非常地恶劣?刘邦说有,有一个雍齿,这个人非常可恶,他一而再、再而三的侮辱朕,朕早就想杀他了,可是他功劳又很大,朕又于心不忍。

张良说,现在请急封雍齿,以示群臣,大家看到连雍齿这样被陛下极度恼恨的人都被封赏了,还会担心什么,封赏是迟早的事。刘邦立即封雍齿为什方侯,雍齿一封,所有的功臣都安心了。这就叫不计前嫌。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作为领导要有一定的胸怀,容人小错,惩戒大错,达到惩前毖后的效果就行,不能一直抓住下属的错误不放,更不能因私人恩怨打击报复,否则只会挫伤下属的积极性,打击一个,挫伤一片,搞得团队内部人心惶惶,人人自危。相反则能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宽容一个,带动一片,下属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管理人员必看,刘邦的领导艺术

坦诚相待

作为人才,最需要的是什么呢?马云曾经说过,员工在企业待下去有两个理由:要么给他足够的钱,要么给他足够的尊重。人才最需要的其实是尊重,当然钱肯定是越多越好。

刘邦就是这样一位尊重人才的领导,他对待人才一向都是坦诚相待,任何事情都如实相告,绝不隐瞒。张良、韩信、陈平这些人,如果有什么问题要跟刘邦谈,提出问题,刘邦全部都是如实回答,不说假话,哪怕这样回答很没面子。

鸿门宴之前,张良得到项伯透露的消息,说项羽第二天要派兵来剿灭刘邦,刘邦不知所措。张良于是问刘邦,说请大王想一想,你打得过项羽吗?刘邦的回答是“固不如也”,打不过他。刘邦如此坦诚,张良也非常愿意帮他,于是想到了通过项伯来说服项羽暂不出兵的办法,才有了后来鸿门宴的故事。

后来韩信到刘邦军中来,也问了刘邦同样的问题,说大王自己掂量掂量你的能力、魅力、实力比得过项羽吗?刘邦虽然沉默了很久,最后还是坦诚相告“固不如也”。因此韩信向刘邦提出了夺取天下的战略规划,并帮助他夺取了天下。

陈平舍弃项羽投奔刘邦的一个原因就是听说刘邦待人坦诚、求贤若渴,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

这些人能够帮助刘邦提出自己的计策来,是有一个前提,就是刘邦信任对方,尊重对方,每件事情都如实相告,绝不隐瞒。因而得到对方同样的信任和尊重,尽心尽力地帮他出谋划策。这确实是值得领导者借鉴的经验。

管理人员必看,刘邦的领导艺术

善于纳谏

刘邦虽然一身流氓习气,但是却非常善于听取下属的正确意见,这一点项羽相差甚远。

攻下咸阳后,面对金碧辉煌的宫殿和不计其数的美女,刘邦有点眼晕,当时就想留下来住在秦宫里,樊哙和张良提醒,说大王要的是天下,不是眼前这些金银和美女。刘邦听取了两人的劝谏,秦宫原封不动,立刻还军霸上,并与秦之百姓约法三章,因此大得人心。

而项羽呢,不但进入咸阳后一把火烧了阿房宫,还坑杀了几十万秦卒,彻底失去了民心。

俗话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领导并不都是完人,也时常会犯一些错误,自己却意识不到,而一些下属往往会提出意见,其实下属提意见并不都是挑战领导权威,很多都是出于公心,但如果领导者听不进去,就会挫伤下属积极性,导致言路闭塞,听不到正确的声音,以至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如果像刘邦一样,能够听进意见,及时改正错误,则会得到拥护,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用人不疑

有一句话老话,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做一个领导最忌讳的,就是一天到晚看见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这个,明天猜忌那个,对谁都不放心,导致下属顾虑重重,无法放开手脚施展才华。而刘邦则一旦决定用某个人,就让其放手去干,绝不怀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陈平。

陈平投靠刘邦后,给刘邦出主意说,项羽疑心重重,我们可以使用反间计,砍掉他的左膀右臂。刘邦说这个主意好,就请先生来操作吧。但计划的实施需要资金,刘邦于是马上拨款“金”四万斤,交给陈平,说随便你怎么用,不问出入,事成后剩下的都是你的。这充分表示了刘邦对陈平的信任,而陈平也不负众望,通过“反间计”的实施,除掉了项羽的左膀右臂,使其损失惨重。

舍得分享

刘邦为人大度,当亭长的时候就仗义疏财,楚汉相争时,更是舍得给钱封地,夺取天下之后更是为了能正确地封赏功臣而费了很大一番脑经,最终跟随他打天下的人都分享到了胜利果实。

其实那些人跟着他无非就是图个升官发财,而领导这么大方,谁不玩命效力。反观项羽,夺了城池,舍不得分给功臣,得了宝贝,自己摩挲把玩,不肯赏赐大家。一个领导,这么小家子气,谁还陪你玩呢。

任何团队的发展都离不开激励,激励是对下属贡献度实实在在的肯定。不能老拿好话甜和人,工作做得越好,贡献越大,奖励越多,做得差的就罚,做到赏罚有据、赏罚有度、赏罚分明,才能让所有人都能够服气,才能充分激发下属的积极性。

善于隐忍

刘邦和项羽打得正吃紧的时候,派人去叫韩信过来支援,当时韩信刚刚平定齐地,掌握着数十万精兵和广袤土地,韩信想做齐王,就派使者回复说,打项羽可以,但是你得让我做代理齐王。

刘邦一听,火冒三丈,我这边都火烧眉毛了,你还趁火打劫。刚要破口大骂,看到张良使眼色,刘邦一想,当前正是关键时刻,要是不答应的话,韩信肯定不来支援,很可能被项羽打败,更有可能因此得罪韩信,现在他兵强马壮,要是反戈相向就更不利了。

于是刘邦立即改口说:真没出息,还代理什么呀,按韩信的功劳,早就该封王了,直接把“代”字去掉吧,于是封韩信为齐王。韩信紧接着带病攻打项羽,最后帮助刘邦灭掉了项羽集团。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优秀的领导,是善于隐忍的,迫于形势,该退让时还得退让,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能逞一时之快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