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从军行李颀阅读答案(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原诗]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①。行人刁斗②风沙暗,公主琵琶③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④,应将性命逐轻车⑤。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⑥入汉家。

  [注释]

  ①交河:故城遗址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西北五公里处,是两条小河交叉环抱的小岛。

  ②刁斗:古军中所用的铜炊具,夜间敲击代打更。

  ③琵琶:汉乌孙公主(江都王刘建女细君曾远嫁乌孙国王昆莫)远嫁时弹奏过,故称“公主琵琶”。

  ④玉门被遮: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汉军攻大宛不利,请求罢兵。汉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这里暗刺当朝皇帝一意孤行,穷兵黩武。

  ⑤轻车:轻车将军的省称

  ⑥蒲萄:葡萄。

  [译文]

  白天士卒们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

  黄昏他们饮马又依傍着浅浅交河。

  将士在昏暗的风沙中听刁斗凄厉;

  还有细君公主琵琶声声幽怨更多。

  万里广漠荒凉冷清得看不见城郭;

  大雪霏霏迷漫了辽阔无边的沙漠。

  胡地的大雁哀鸣着夜夜惊飞不停;

  胡人的士兵痛哭着个个泪流滂沱。

  听说玉门关被阻断严禁军士入内;

  大家只得拼命忘死随将军去杀夺。

  年年征战不知多少尸骨埋于荒野;

  徒然见到富贵者用西域葡萄享乐。

  [赏析]

  李颀(690——751年),东川(四川三台)人。他的诗内容也比较多方面,边塞诗虽不很多,但成就却最为突出。高适、王昌龄、王维、崔颢都是他的朋友。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戍边官兵白天警惕地登上高山哨所瞭望,傍晚时分又忙着在夜色掩护下到交河饮马,流露出从早到晚惶恐不安的心灵气息。接下来二句,是写胡天风沙遮天蔽日,夜晚的刁斗阴森惊栗;远处传来的琵琶声,也充盈了将士的缕缕幽怨,这就从动态和声音两个侧面写出了穷兵黩武的不得人心。

  中间四句为第二层,重点描写塞外的凄苦荒凉和战争的残酷。部队安营扎寨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气候变化无常,雨雪相继,笼罩着大漠。连当地的“胡雁”、“胡儿”都夜夜哀鸣,涕泪涟涟,更何况离乡万里的“行人”呢?

  最后四句为第三层。战争不利而皇帝又不准收兵,战士们就只有冒着生命危险继续跟着将帅作战了。但是,拓边战争无比高昂的代价和微乎其微的所谓收效一对比,就格外精辟深刻,动人心弦。

  这首诗歌具有强烈的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倾向,喊出了人民的心声,手法上则是托古讽今,具体说来就是借汉武帝草率的征伐影射了唐玄宗喜功好战,特别是“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两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边塞诗的阅读]

  边塞诗是指以歌咏边塞军旅生活或描述边塞奇异风光为主要内容的一类诗歌。边塞诗的源头,向上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到唐朝发展到了顶峰,唐朝的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大都写过边塞诗,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则是这一诗派的杰出代表。

  边塞诗的繁荣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也因为战乱不已、百姓苦不堪言的现实。

  边塞诗的内容大多是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等,形式上则既有传统的乐府旧题,像这首诗就是歌行体;又有时新的体裁,如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边塞诗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产生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